(资料图片)
新时代深入推进兴边富民、增强沿边地区内生发展动力,是关系边疆巩固和民族团结的大事。20多年来,省委、省政府先后实施了四轮兴边富民工程、两轮兴边富民工程改善沿边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三年行动计划,兴边富民工程从试点探索到深入实施,沿边地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特色产业发展不断加快、沿边开放不断扩大、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加强、民生福祉不断提高、民族团结不断夯实。深入推进兴边富民工作,要从多方向发力,增强沿边地区内生发展动力。
向沿边开放要“活力”。深入推进兴边富民,促进沿边地区设施联通、贸易畅通和要素流通,增进沿边地区与国际市场战略性互通。一是加强兴边富民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提升沿边地区交通、物流、信息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能力,完善沿边地区高质量发展的硬环境。二是加强兴边富民开放平台建设,加强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边(跨)境经济合作区、综合保税区等各类开放型平台联动发展,强化沿边地区面向南亚东南亚贸易的高水平开放平台支撑。三是加强兴边富民开放机制创新,增强昆明托管西双版纳州磨憨镇创新示范效应,深化扩大沿边地区对外开放机制创新,加快国际大通道建设,提高通关便利化水平。
向特色产业要“实力”。通过兴边富民加快特色优势产业培育发展,提升沿边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增强高质量发展后劲。一是统筹推动边境地区资源经济、口岸经济、园区经济发展壮大,把沿边区位综合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形成综合经济发展态势。二是依托沿边重点产业园区,加快承接产业转移形成聚集效应和增长动力,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品牌农业、乡村旅游、商贸物流、边贸加工等产业。三是加大兴边富民招商引资力度,加大沿边地区政企联动招商、州市招商联合力度,构建沿边口岸经济带。
向城乡一体要“合力”。把兴边富民与新型城镇化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紧密结合起来,推动沿边地区城乡统筹、产城融合发展,形成“口岸城市—沿边城镇—抵边村”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一是以河口、瑞丽等国际口岸城市建设为重要契机,加快沿边地区新型城镇化进程,推进兴边富民行动中心城镇建设,优化沿边地区城镇化布局与形态,增强城镇可持续发展能力。二是以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为带动,完善沿边村镇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实现沿边地区农业变强、农村变美、农民变富。三是促进沿边地区农业转移人口就地就近市民化,加快人口和产业向沿边地区集聚,增强沿边地区就业吸纳能力,给更多边民创造致富机会,广泛吸纳边民参与到兴边富民工程中。
向人才引聚要“智力”。兴边富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增强兴边富民沿边地区“智力”支持。一是通过兴边富民激发科研人员创新积极性和主动性,完善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机制,加快沿边地区科技成果转化。二是加强兴边富民智库建设,发挥沿边地区高校和科研机构智库作用,加强对兴边富民政策研究以及实施情况调研分析,为新时代深入推进兴边富民提供决策咨询服务。三是充分发挥腾冲科学家论坛影响力,拓宽沿边地区招才引智路子,在沿边地区建设更多“院士村”、院士专家工作站等,吸引高层次人才到沿边地区兼职、就业、休假、疗养。
向工程项目要“拉力”。工程项目一直都是兴边富民行动的重要抓手。一是高质量谋划好兴边富民重点工程和项目,支撑沿边地区服务和融入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发展战略,确保兴边富民工作落地落实。二是把兴边富民产业建设工程项目摆在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推进沿边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提升自我发展内生动力。三是增强兴边富民工程项目的组织保障和要素支撑,强化政府组织领导,加大兴边富民工程项目的土地、资金、技术等要素支持力度。
(齐美虎,作者系云南省宏观经济研究院 副院长、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