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股市短期是投票器,长期是称重机,基金经理的管理规模其实也有类似的意义。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规模是基金经理实力的另一种体现。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业绩是投资者了解基金经理最为直观的数据,业绩优秀的基金经理会被投资者追逐。
尤其是业绩优秀且投资风格稳定的基金经理,他们管理规模要明显更大一些。
但是我们也要认识到,一定的规模确实会侵蚀业绩,所以是想要还稳定性还是想要高收益,这需要投资者自己来衡量。
出于对规模和收益的综合考虑,市场上流行挖掘“灰马”基金经理,也就是已经业绩已经初见锋芒但规模还没有大幅攀升的新锐或是中生代基金经理。
但挖掘这类基金经理的难度非常高,关键点是通过有限的数据对基金经理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判断他的投资策略是否长期有效。
本文我们结合规模、业绩、机构和内部员工持仓等维度精选了四位灰马型基金经理。
金元顺安元启缪玮彬
关键词:克制、量化
“橱窗基金”是业内对一些业绩较好但是采取较为严格限购的基金的称呼,这类基金就好比 “橱窗”里的商品,数量有限不容易购买到。
金元顺安元启给投资者科普了什么叫“橱窗基金”。据相关资料显示,2022年该基金启动了多次限购调整,限购金额相继降至5万元、1万元、2000元、100元、50元,直至8月22日宣布暂停申购而成为一只 " 橱窗基金 ",成为行业中保业绩而严格限购的典范。
金元顺安元启自成立以来每年均取得正收益,且波动低、回撤小。截至6月16日,产品累计产生282.10%的收益,年化收益27.11%,最大回撤14.4%。从自然年度来看,即便是行情最为惨烈的2018年、2021年和2022年也均取得较为不错的表现。
金元顺安元启之所限购可能也与产品特点有关,它是一只神似量化,形不似量化的产品。
金元顺安元启合同显示“结合定性与定量分析,主要采取自上而下的选股策略”。
而据华宝证券研究报告,金元顺安元启的持仓、交易表现,与专注于小盘标的量化策略有类似之处。海通证券研报则指出,金元顺安元启存在很高且无法从业绩归因角度发现的alpha。
更为让人不理解的是,金元顺安元启的持仓行业分散、个股分散,换手率却并不好,这也就是为何笔者说它是一只神似量化,形不似量化的原因。
某主动权益基金经理认为,“(金元顺安元启)用主动的办法来做类似小市值量化的策略,意味着不能有相似的策略挤进来,否则会变成互搏。小市值、小成交量的个股,如果太多资金进来,交易成本会提升很多,侵蚀了投资收益”。
某券商研究人士表示,对这一只基金来说,专注于小盘标的精选的投资策略限制了基金规模的增长空间,确实面临策略容量的问题。在无法扩容的情况下,暂停申购也是种无奈的选择。
天弘周期策略谷琦彬
关键词:信赖、认知差选股
基金经理靠不靠谱,有两个数据值得关注,一个是看机构持有比例,一个看内部员工持有的比例。
天弘基金的谷琦彬是一位同时被外部机构和内部员工认可的基金经理。
机构持有天弘优质成长企业占比过半:机构对于谷琦彬管理的天弘优质成长企业和天弘周期策略最为偏爱。截至今年1季度末,天弘周期制造机构持有6,859.27万元,占比15.04%;天弘优质成长企业机构持有31745.90万元,占比51.47% 。
“内部人”浮盈超8000万元:2020年春节后,疫情凶猛,A股也迎来暴跌。天弘基金一方面响应政策号召,运用固有资金增持旗下的权益基金,另一面也鼓励员工积极买入。在这轮内购潮中,谷琦彬所管理的天弘周期策略和天弘优质成长成为重要投资标的,自购金额达到1亿元。
截至今年1季度末,天弘基金2020年初自购时重仓谷琦彬管理的天弘周期策略和天弘优质成长企业精选浮盈超8000万元。
谷琦彬之所以能够得到认可,一方面是由于他的产品长期业绩优异且稳健,另一方面则是有较为不错的持有体验。
业绩方面,谷琦彬目前管理6只产品,据wind数据显示天弘周期策略在其任期(2018年12月8日-2023年6月19日)实现收益125.43%,年化收益率接近20%,业绩在偏股混合型基金中排名前20%。
天弘优质成长企业精选在其任期(2019年10月18日-2023年6月19日)实现收益98.06%,年化收益率20.49%,在灵活配置型产品中排名前20%。同时,在今年一季度末天弘优质成长企业三年的区间收益率高达104.53%,是过去三年震荡市中为数不多的翻倍基,毕竟1年1倍者众,3年1倍者少。
另外还需要重点提到的产品是天弘先进制造,尽管成立的位置略高,但依然在任期(2021年5月22日-2023年6月19日)实现收益13.88%,年化收益率6.22%,在偏股混合型基金中排在前10%。
持有体验方面,谷琦彬在过去三年业绩优秀且回撤较低,夏普比率和卡玛比率均能排在同类产品较前位置。
谷琦彬的另一个标签是“认知差选股”,他是天弘基金大制造周期投资总监,曾获新财富最佳分析师。
谷琦彬擅长领域深度研究,不追求数量上的多,而是追求质量上的优——核心股票必须有超越市场的“认知差”,认知深度要在市场前列。
据了解,他的核心股票池大概只重点跟踪并动态筛选200多家公司,主要分为两个类型,一类是白马型的核心资产,另一类未来有希望能够成为核心资产的隐形冠军。
对于个股基本面逻辑演绎的股价周期,谷琦彬有一套“三段论”的理论框架:
第一个阶段的特征是偏左侧的价值挖掘和价值发现,这一段关注的人不多,个股的基本面逻辑通常存在分歧;在第二个阶段,公司的价值逐渐被市场认识,出现了估值修复和价值回归;到了第三个阶段,市场对公司股价出现了比较亢奋的情绪,这个时候股价的边际定价资金变成了趋势投资者。
谷琦彬偏向于在公司的第一个阶段买入,到第三个阶段卖出。不赚泡沫的钱,是一种减法的思维,第三个阶段的股价波动较大,做错了就会有很大的回撤,既然没有一套高胜率的方法,可以在第三阶段形成长期正向的收益期望,谷琦彬干脆就选择放弃这部分的投资,而这也是他的产品能够保持稳定性的原因之一。
万家瑞隆刘洋
关键词:调研、农业
刘洋是万家基金涌现出的又一位新锐基金经理,也是市场中较为稀缺的一类基金经理。
刘洋善于通过紧密的产业跟踪和田野调研去获得深度认知,喜欢寻找景气向上的拐点捕捉子行业级别的投资机会,投资领域主要覆盖农业、有色、地产、消费等板块,
刘洋管理的产品表现贵在稳定,代表产品万家瑞隆在其任期实现收益141.07%,年化收益率20.36%,在同期偏股混合型基金中排前20%。此外,万家周期优势企业和万家景气驱动也均能够排在10%左右位置。
刘洋投资框架的核心是行业选择,能够敏锐地察觉到行业各类数据的变化,紧密跟踪价格、产能、订单、库存、财务数据等多个指标判断景气度,并通过深度调研行业产业链加以验证。
在配置组合时,刘洋倾向于选择三四个景气向上、确定性强的行业布局,在个股选择上则“因地制宜”,分散到几只股票中均衡配置,并根据市场情况在集中度上进行灵活调整。
此外,刘洋对于高景气度行业的看好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不断观察新的变化,进行动态调整。在达到设定目标价获得利润后,果断进行止盈,力求提升投资胜率,有效地抑制了风险。
刘洋赞同霍华德·马克斯的《投资最重要的事》,其中写道:“买好的不如买得好”,任何一个好东西都有合理价格。
需要着重提到的是,就目前的市场而言,医药和农业可能是同时处于周期底部和估值底部的行业,从这个角度来说擅长挖掘农业股的刘洋未来一年的表现值得期待。
银华智荟内在价值方建
关键词:博士、芒格
方建是清华大学直博,主攻半导体材料,院士弟子,发表过多篇SCI,并参与过“973”、“863”等国家重要课题,有较丰富的科学知识储备。
毕业后,方建先是去深圳的一家大型公募做科技研究员,由于表现优秀2年多时间就成为了基金经理助理,后在2018年底加入了银华基金。
方建是芒格的信徒,他的投资与芒格有诸多相似点。
比如与芒格一样,方建不在意买股票比别人早,但在意比别人看得更准,因此在选股时关注股票的基本面,倾向于选择那些有真实业绩兑现的上市公司,并且选择长期持有。
方建的投资框架非常简单。首先,他会选择未来3到5年比较好的行业,能够对应较大的空间和比较好的竞争格局。方建认为看错一个行业的概率很小,但是看错一个公司的概率很大,所以把行业放在了第一位。
其次,他会在筛选的好行业中,通过波特五力模型分析企业的竞争力,挑选出有护城河的公司。方建有一个观点,尽量买微笑曲线两端的公司,公司要么具备成本优势,要么具备定价优势。在研究公司的时候,方建不太关注短期因素,把注意力集中在对公司长期竞争力的分析上。
对于为什么能坚持价值投资?方建的回答给笔者留下深刻印象。
方建希望自己能够在公募基金行业做20年或者更长,当把目标定得很长以后,就会对当下结果如何不着急。
风险提示: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购买前请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